作为一名深耕出版领域30余年的出版人,从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到开云足球体育的总编辑管理岗位,我始终坚信:出版单位的核心使命,除了向读者传递知识,更是要发掘那些能照亮学术前沿、传承文化根脉的精品力作,让沉睡的文化瑰宝在当代焕发生机。
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今年推出的《〈平复帖〉研究》,正是黑龙江出版集团践行使命的生动实践——这部凝结作者王谦20年研究心血的专业学术著作,不仅破解了“法帖之祖”《平复帖》的千年疑团,更以学术创新与出版匠心的融合,为新时代专业出版、精品出版如何服务文化传承树立了典范。
黑龙江出版集团历来将“精品出版建设”作为出版核心战略,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作为集团下属美术类专业出版社,始终坚持深耕专业领域、培育学术精品,多年来持续布局“中华文脉”“美术学文库”等系列选题,旨在搭建学术成果转化的优质平台。《〈平复帖〉研究》的问世,恰为这一战略的必然产物。
2023年,在“美术学文库”第二辑组稿过程中,我们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王谦结缘。彼时,他已在书法史学领域深耕多年,其《中国书法史学史》已展现出鲜明的学科开拓性;而当他提出《〈平复帖〉研究》的选题构想,谈及对《平复帖》学界“共识”的颠覆性论证时,我们敏锐地意识到:这绝非一部普通的书法研究著作,而是一部能改写《平复帖》研究范式的“破谜”之作。
王谦教授兼具编辑经历与学术素养的背景,与我们对“学术著作需兼具深度、专业度与可读性”的出版理念高度契合。从初步交流到书稿审读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14个新释字的严谨考证、“彦先说”的全新立论,更看到一种突破学界惯性、融合文献考据与书仪常理的研究方法——“不盲从共识、重实证逻辑”的学术品格,正是黑龙江出版集团始终追求的出版价值内核。
学术著作的价值,既在于内容的创新,也在于出版环节的匠心传递。作为黑龙江出版集团的重点项目,《〈平复帖〉研究》的出版过程,是我们对精品化出版流程的一次全面践行。
在内容打磨上,我们组建了由资深编辑、书法学者组成的专项团队,在王谦教授已于《中国书学》发表初稿的基础上,对书稿内容进一步扩充与完善——成书书稿较初刊版篇幅翻倍,新增的文献比对、字法分析等内容,让学术论证更趋扎实。同时,我们严格执行“三审三校”制度,对书中涉及的碑帖释读、文献引用等细节逐一核查,确保学术表述的精准性。
在形态呈现上,我们特邀曾获“中国最美图书”设计奖的姜海涛女士对本书进行整体设计,既保留学术著作的庄重感,又通过版式留白、图片高清还原等设计,让《平复帖》的字法特征、书体风格直观呈现,实现“内容与颜值”的统一。这种“内容居核心之位,形式为助力之翼”的出版思路,既是为了让高深的学术成果更易被专业读者接受,也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可感知的研究样本。
《〈平复帖〉研究》甫一出版,便获得学界与媒体的高度认可: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李一评价其“出版是中国书法界的一件大事”;《中国书画》《书法报》等专业媒体刊发多篇书评,网络平台迅速跟进传播。这样的反响,既源于著作本身的学术分量,也印证了黑龙江出版集团“精准定位、有效传播”的出版策略。
从学术价值看,这部著作的突破具有标杆意义:其一,创立“碑帖疑难字形释读基本原则”,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遵循的规范;其二,否定“陆机说”、提出“彦先说”,重构了《平复帖》的作者认知;其三,厘清书体归属、解析草法成因,为当代章草创作提供了理论参照。这些成果,不仅填补了《平复帖》研究的空白,更为书法学科的方法论创新提供了启示。
从文化价值看,《平复帖》作为“法帖之祖”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我们出版这部著作,本质上是在“解码”文化瑰宝——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与专业的出版传播,让更多人读懂《平复帖》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,进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。而这正是出版机构应有的文化担当。
《〈平复帖〉研究》的出版,是黑龙江出版集团深耕专业出版、服务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集团围绕美术、书法、地方文化等优势领域,持续推出“美术学文库”、《中国冰花瓷》等系列精品,既积累了美术专业出版的经验,也树立了“龙江出版”的品牌形象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秉持“精品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”的出版理念:一方面,持续发掘像王谦教授这样的优秀学者,聚焦学术前沿与文化热点,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性、创新性的精品力作;另一方面,探索“学术+传播”的新模式,通过融媒体传播、学术研讨、线下展览等方式,让学术著作走出书斋,触达更广泛的读者群体。
出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,专业出版更是推动学科发展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力量。黑龙江出版集团将始终以“传承文化、服务社会”为己任,在专业出版、精品出版的道路上深耕不辍,为建设文化强国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龙江出版力量。
(作者为黑龙江出版集团党委委员,开云足球体育党委委员、总编辑)